江苏长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今天是:

海绵城市到底行不行?带你厘清三大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17-01-19

 

城市“海绵化”改造进行地如火如荼,但是仍未解决的内涝问题却引发了不少的质疑。面对“无用论”、“烧钱论”这样的声音,业内人士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应。海绵城市改造并非一蹴而就,人们应该走出认识的误区,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到底行不行?带你厘清三大认识误区
“海绵城市”,一个被赋予了美好未来蓝图的城市规划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一样,实现雨水的“吐呐自如”。这对于城市建设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艰巨的考验,就如今不少城市总是陷入“大雨淹路”、“暴雨看海”的�寰忱此担�“海绵化”改造的任务着实不轻松。
但是比海绵城市建设更迫切的问题是,人们对于“海绵城市”这个概念仍存有不少的认识误区。有人说,改造看到了,但是成效却没看到,这难道不是无用功吗?有人说,动辄百亿的投资,付出与收获的比例实在不对等。也有人说,同样是改造,怎么有的地方成功了,有的地方失败了,难道成功只是个例?
海绵城市无用论回应:走出误区 不争朝夕
不得不承认的是,海绵城市改造行动进行地轰轰烈烈,也有一些成功的典范引人侧目。但是更多的仍然是,改造过后依旧没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这也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质疑。海绵城市建设究竟有没有必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肯定地表示,不要陷入认识误区。
城市内涝问题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城市现象,海绵城市概念的出现为这种现象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案。而从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增强土壤吸纳能力,调节城市蓄容能力上来说,海绵城市改造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更是指出,海绵城市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因为一次或者局部失利就否定其价值。
就海绵城市建设是否有用这个问题,多个地区给出了清晰的解释。聊城建设的“海绵型道路”,在高强度降雨天展现出了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以及石笼网在排水、蓄水以及减缓水流速度的实用性和高效性;萍乡市“海绵特色小镇”也用类似的方式获得了居民点赞;高新区多条海绵型道路成为靓丽的风景线;除此之外,嘉兴、遂宁等地也相继通过了暴雨考验。
海绵城市烧钱论回应:还欠下的账 看未来的景
“无用论”一出现,“烧钱论”也似乎变得顺理成章。既然是无用的,那么建设自然就是白花钱,这就是这种论调的核心。归根究底,“烧钱论”的立足点就是成效。成效的问题不再赘述,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高技术、高造价、高材料真的就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事实吗?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3年,因城市内涝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超过了350亿。单算“逢雨必涝”的经济账,损失也不可小觑。再综合算上环境账,只片面看到建设成本那是远远不够的。根据任南琪的说法,所谓的海绵城市建设高投入,实际上有一系列“前提”。比如城市本身基础建设不完善,而且多数人没有看到未来的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对城市格局的一次重大规划,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长远来看,海绵城市建设要看到的是整体水安全的强化和整个城市水环境的改善。无论是渗水、滞水、蓄水还是净水系统构建,追求的都将是“长治”成效。同时,近年来,也有不少新材料出现,致力于进一步降低城市“海绵化”改造成本。
海绵城市适用性回应:关键看标 对症下药
需要注意的是,海绵城市建设确实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果,但是也存在花钱没“治好病”的现象。这也就让很多人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只适合一部分城市。诚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环境、气候、经济等条件不尽相同。只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海绵城市理念所有城市适用,但并非按照同一个标准建设。
海绵城市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弹性”,失去了弹性的一刀切式建设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任南琪院士就明确指出,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症结不同,树立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区别对待建设的标准才是最合适的选择。成功范例的存在表明,因地制宜开展建设非常重要。
对此,业内人士也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依旧是要以城市内生态要素为出发点,以打造更健康的城市水生态系统为目的,强调“城市双修”。这个过程也将是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加强城市生态管理,统筹经济和环境效益,明确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目标的过程。
海绵城市:解决城市病的良方
为何海绵城市建设近年来受到了如此密集的关注?专家表示,这是“城市病”爆发之后的必然结果。城市内涝问题催生了“海绵城市”这个新兴概念,基础建设“欠账”导致的弊病集中凸显。海绵城市无疑是为重构城市管网体系,优化城市水循环生态布局提供了契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海绵城市有望成为城市新常态。俞孔坚就表示,海绵城市将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最终将综合解决洪涝、干旱、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统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海绵城市在解决“城市病”方面会带来长期可观的回报。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是海绵城市建设获得认可的最佳证明。俞孔坚也进一步表示,海绵城市建设关键在于消纳、减速与适应。在综合利用各种条件的基础上,“疏通自然之筋络”就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最初这个理念出现的依据。
       相比中央给出的5到10年考察期,试点启动也才2年左右,大部分的项目仍在建设中。此时就作出“海绵城市无用”、“海绵城市烧钱”、“海绵城市不适合建设”的结论,未免有些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