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今天是:

哈工大一科研成果有望解决有机废水处理难题

发布时间:2020-07-01

建立废水厌氧处理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哈工大一项科研成果有望解决有机废水处理难题

求索和谐发展的先锋技术

     把一杯污水变成清水,魔术师或许用障眼法可以做到,但要把纺织、化学制药、食品加工、啤酒等工厂产生的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运用生物处理技术变成无害清水,恐怕世界上最高明的魔术师也只能“望水兴叹”。

     然而,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项目主持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任南琪教授及其攻关小组却把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污染更是使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仅化工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就达上百亿吨,其中染料、医药及中间体等生产的废水,因其浓度高、毒性大、难以降解而成为世界公认的难题。

     如何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投资,对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项目来说十分关键。知难而上,任南琪瞄准了这一目标,自1995年起,任南琪教授领导的攻关小组在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两项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助下,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亟待解决的瓶颈因素,借助于微生物生理生态学、流体力学、传质动力学、模糊控制等手段,开发出高效处理技术、设备及组合工艺,建立起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和可控制化的有效方法,并选取印染、制药、化工、发酵等有行业代表性的高浓度废水分别开展了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试验。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任南琪用整整10年的时间,“磨”出了不同凡响、掷地有声的“剑”。经过课题组的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废水厌氧处理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理论,发现了不同发酵类型微生物的实现生态位,提出了厌氧生态位-生物相分离技术方法,打破了传统观点认为发酵类型不可预见以及不可控制的束缚;发现了废水厌氧处理中细菌的乙醇型发酵类型和生物脱硫工艺系统微生物群落的乙酸型代谢方式,提高了工艺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能力;提出了废水SBR法好氧处理过程中模糊控制理论与方法,研发了SBR法处理设备及其模糊控制软硬件系统,率先实现了SBR反应过程的在线模糊控制……如今课题申请了7项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与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开发出5套核心技术,其中3套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定要把这一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服务于绿色生活。”任南琪始终抱着这一目标。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任南琪的这一成果分别在太湖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等建立了15个有影响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示范工程,有效地处理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累计创产值1.85亿元,建设投资节省15~30%,占地面积减少20~40%,运行费用降低10~25%,吨水运行费用控制在0.6~1.4元,为我国纺织印染、染料、化学制药、中药、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啤酒等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一些昔日面临强制停产的“污染大户”如今已成为“治污标兵”,不仅抛掉了环境污染的包袱,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治理污染,原来企业往废水里‘扔钱’,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帮他们从废水里‘捞钱’,不仅保护了环境,还节约了大量资源。”任南琪兴奋地说。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