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今天是:

公司积极推进“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0-11-26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全面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根据城控集团公司《推进“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省、市推进“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的有关会议精神,公司今年积极推进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建设。

   为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建设,公司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要求和行业特点,组织发动全体员工自下而上,从本岗位的人、机器、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对所有生产作业场所和岗位,深入、系统、全面地排查危险源(点)和职业危害,重点排查加氯间、变电所等,确认类别,并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等级,积累基础资料。对排查出的危险源(点)和职业危害分别进行登记列表,将建立相应的档案,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并统一制作醒目的标志牌,称作“危险源(点)警示卡”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同时要统一配套制作“危险源(点)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分布图”,一目了然,便于进行管理。其中现场管理方面做到“五有”,即:有“三图五卡”;有显著的安全监控点标志;有醒目的安全生产警示标示标语;有图文并茂的安全文化走廊(专区);有人性化的、充满亲情的安全提示语。在实施“1+3”安全监控过程中,各部门建立完整的工作台账,及时、如实、准确记录安全监控行为,并定期检查台账记录、收集、整理情况,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汇总、分析、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推进“1+3”安全监控体系的建设和普及。

   今后,公司将全面建立起企业(A级)、基层部门(B级)、班组(C级)三级安全监控网络,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危险源(点)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节点、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动态监控,不留盲区和死角,并根据危险源(点)的整改和监控情况,实行升级或降级、追加或清零等跟踪处理,确保各类危险源(点)处于在控、可控状态。根据危险源(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职业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措施,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职工开展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链接>>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指“一种方法、三种机制”,其中“一种方法”是指“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三种机制”是指保障“监控法”顺利实施的动态监控机制、科学评价机制、持续改进机制。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有效防止各种不安全行为,把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