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程经过半年的试运行,整个系统运行良好且有效,于今年7月16日验收完毕。验收工作由公司相关部门、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三方共同完成。
第四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原有加药系统、加氯系统、一期滤池、二期滤池、反冲洗系统、二级泵房和35KV高压变配电系统、PLC站各一套。水厂一期自动化系统已运行近二十年,整个系统由16位MS-DOS命令语言编程,只兼容于Windows 2000以下的操作系统。2002年二期建设后与一期系统无法兼容,造成岗位与岗位之间自成一体,岗位与管理之间无即时联系。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系统故障率高,原有操作系统落后,难以更新补充,自动化程度也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生产发展需求,硬件设备相对老化,无配件可更换,大大增加了生产和技术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一旦出现重大故障,则无法恢复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这一重大安全隐患,四水厂将此列入技改计划上报,公司于2013年9月开始实施工程招标,2014年1月招标工作全部完成。整个系统由服务器、PC机、以太网交换设备、打印机等构成局域网,采用星型100M以太网方式连接,增加中央控制系统,与控制站相连,配备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各岗位、设备状态、远程控制、生产数据监控和采集、报表报警记录和打印,并能与公司调度通讯。各站点能完成岗位生产和设备运行的数据采集、对比和分析,岗位操作可远程控制,和故障应急使用的自动/手动(远程/ 就地)切换。岗位站点上滤池增加恒水位控制,自动定时定期反冲洗,自动过滤,设备故障分析报警;加药间能在主控系统中监控加药计量泵运行状态,可远程操控,并实现自动加药功能;加氯间氯气投加和氯气中和吸收部分接入主控系统;二级泵房可采集所有在线仪表数值,A类设备运行情况,与虚拟值进行对比分析,实现数据异常和设备故障报警等;35KV变电站,涉及高电压,独立自成体系,后台监控各PLC站只需要监控用电设备运行数值;各污泥泵房、潜水泵及污泥干化场增加水泵运行监控和故障报警;排泥桁车自成控制体系,其运行状态通过无线方式介入主控制系统,并根据沉淀池积泥状态和规律,进行了全新的系统编程,有效降低了生产能耗和源水流失。
整个系统能根据水厂实际需求,合理设计,虽不能做到理想化的“全自动”运行,但在PLC和操作系统上预留了冗余和可扩展空间。通过近半年的试运行,系统已达到预期要求,给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公司副总经理陈骏对整个系统改造给予了肯定,向施工单位,即广州东芝白云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要求提供优质的后期维护服务工作,并表达了长远合作的意向和可能性,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