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入伏以来,气温持续走高,扬州进入了“烧烤模式”,持续36℃以上的高温天气给供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7月2日—7月26日,自来水公司日供水量连续25天超过60万吨,其中有8天日供水量超过65万吨。7月25日,日供水量达70.1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为了保障夏季高峰供水期间的安全优质供水,自来水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发扬“白+黑”、“5+2”的奉献精神,制订和落实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高峰供水期间的安全保供工作。 加强设备检修保养 确保生产安全有序 今年春节过后,抢维修中心就开始组织实施迎高峰检修计划,加强对各水厂供水设施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5月下旬基本完成了对一水厂、四水厂、头桥水厂、瓜洲原水厂、万福原水厂等机组的二级保养。6月份,公司又再次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全面自查,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水厂各项设备设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高峰供水期间,水厂生产人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巡视生产设备,重点检查轴承、大型开关等易损坏部件,争取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水厂每天组织生产人员召开生产会议,分析水质、设备状况等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状态,同时制定了十几项专项应急预案,以应对水质异常、设备损坏、停电、强雷天气等突发状况,确保做到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科学合理调度 保证城乡水压稳定 调度中心主要担负扬州城区及和周边乡镇安全用水的调度,是公司领导及时、全面了解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也是服务市民群众的供水一线。从今年4月份开始,调度中心就对照去年高峰供水期间的生产数据,根据现有供水条件提前谋划,制定了今年高峰供水计划。高峰供水期间,调度中心24小时密切关注各生产厂、增压站和管网运行实时信息,加强对供水需求趋势的分析,每日实行水量及供水趋势会商制度,确定最佳的科学调度方案;针对水源多样化的特点,按照不同需水量,分级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充分发挥各水厂的调蓄能力;根据区域性供水的特点(乡镇供水早高峰时段比市区提前1-2小时),在保证市区管网压力安全的前提下,提前加机,通过对各增压站机组合理搭配,确保中心压力合格,地区压力均衡;实时监管在线水质数据,指导生产厂合理调节机组运行时间,确保生产设备正常、高效运行。目前全市水压稳定,未出现大面积停水事故。 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保证安全优质供水 水质是供水企业的生命线,更关系到广大百姓的生命健康。为了防止不合格原水进厂、不合格成品水出厂进户,水质检测中心与各生产厂建立了严密的联动水质监测体系,采取措施如下:一是针对万福闸取水口每年夏季都会开闸泄洪的情况,专门制定了应急预案;二是密切关注万福、瓜洲、三江营、菱塘水厂取水口水质情况,增加检测密度,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对应生产厂;三是严抓各净水厂出厂水各项指标,24小时跟踪,确保出厂水水质万无一失;四是结合夏季高温特点,对供水管网特殊区域,主要是市区重点场所、水厂供水范围交汇处,增加水质检测和末梢水排放频率,确保管网水水质达标。入夏以来,水质检测中心在正常监测的基础上,增加随机抽检管网水样200余份,水质情况总体良好,对极个别管网存在水质隐患的地区,水质中心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质,并进行复查,严格监控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的水质指标,确保市民喝上放心水。同时与供水服务热线96169密切配合,对用户关于水质问题的来电进行答疑,并通过上门勘察、采样检验等方式解决各类水质疑问。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提高抢维修及时率 进入高温季节,居民的咨询、报修电话明显增多,为了提高应对供水管网突发事故的能力,96169供水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开通,客服人员合理编组,24小时不间断在岗,确保每一位市民的涉水咨询、报修电话都能被及时受理。目前,客服话务量每天在230个左右,处置及时率98%以上,用户满意率达99%。 供水抢修单位与96169供水服务热线形成全天候紧急联动机制,配足抢修设备、材料和车辆,强化了抢修队伍,保持24小时值班和备勤制度,做到反应及时、出动迅速、抢修快捷。6月份以来,共完成各类大小抢修2200余次,其中DN100以上供水管道抢修82次,抢修及时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保持在98以上%。同时,加强供水管网的巡查、探漏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影响管网安全运行的隐患,提高抢维修效率。
由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目前,市区和周边乡镇高峰供水态势良好,高峰供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