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对城市节水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城市节水工作,如何有效落实国家既定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城市节水工作的重要课题。按照国家和地方节水法规政策和标准,建立规范的城市节水管理模式,己成为衡量城市节水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一、节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节水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一些地方节水法规制度和标准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功能,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到位;二是一些地方未均衡开展计划用水管理,用水户之间相互攀比抵住情绪大;三是节水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不强,目标不明确;四是节水宣传覆盖率低,公众节水意识薄弱。
上述主要是管理问题。节约用水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节水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地方节水法规和标准,实行模式化管理,使节水工作均衡持续有效开展。
二、节水模式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节水模式化管理,就是按照国家和地方节水法规政策和标准,完善城市节水各项管理制度,实现两个规范,即规范节水管理工作,管什么怎么管。规范工作内容、程序和行为,形成程序化的管理模式,明晰管理职责,指导用水户正确开展节水管理工作,确保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新时期创新和发展城市节水管理方式,建立节水模式化管理,对城市节水工作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三、节水模式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节水监督检查
对超计划用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按季度在用水户计划用水考核表中筛选超计划用水量在30%以上的用水户作为重点对象,按照非居民用水户节水标准,评估用水节水的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征收加价水费、增减用水计划的主要依据。
在日常节水检查期间,对洗浴桑拿、洗车场(点)、绿化、公共用水场所,用水大户进行节水检查和指导。对违章用水按照国家和地方节水法规和标准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要求用水单位对用水器具和用水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出现管线破损和用水器具漏水现象的,立即进行维修。同时要求用水单位,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及时组织开展用水节水检查,建立节水长效机制。
在居民小区普及节水知识,利用宣传栏张贴国家和地方节水法规政策和标准,以及节水型器具的使用方法,鼓励引导居民户使用节水型器具或采取节水措施。
另外,对违反节水“三同时”规定,以及存在擅自停用节水设施、维修检修不及时出现跑水等行为的单位,按照国家和地方节水法规和标准进行处罚。
(二)计划用水管理
节水管理部门要实行严格的用水计划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地方节水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要求,凡在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非居民用水户和取用地下水的单位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对用水实施量化管理。所有用水项目依照《用水定额》进行核算,按月下达,逐月考核,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节水管理部门联合经信等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行业、计划用水指标、实际用水量等制定监控名录,采取实时或定期报表的形式实施监控,对高耗水用水设施和非节水型用水器具限期整改。
对纳入计划管理的而尚未办理计划用水指标的用水单位,其用水视为超计划用水。同时将计划用水纳入行政许可管理,实行审批督察制度。
(三)工业用水节水管理
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工业节水的相关规定,将近年来国家颁布实施的节水法规政策和标准汇编成册,向工业企业单位免费发放,要求工业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管理制度、计量统计制度、水量平衡测试(节水评估)制度;月用水量在3000立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每三年至五年组织开展水量平衡测试,摸清企业用水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完善工业企业节水计量体系建设。特别要完善企业用水三级计量体系,按规定配备合格的用水计量仪表,一级表计量率要求100%,二级表计量率要求90%,三级表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四)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管理
根据国家和地方节水“三同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节水“三同时”规范性文件和工作程序,规定新、改、扩建设项目用水,实行建设项目节水措施审核制度。全面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节水设施与工程主体建设“三同时”制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把施工图设计中是否采用节水器具作为重要审查内容;节水管理部门参加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发现使用非节水器具的,严格依法处理;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是否达到建设中水回用设施规定,严格履行审查审批手续。
(五)开展节水宣传,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活动
节水知识普及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公众对水资源节约意识的转变程度。城市节水管理部门组建专业化节水宣传团队,提高节水宣传的实效和水平。采用节水进单位、进企业和进学校等多种形式,开展节水宣传工作。同时加强与媒体互动拓展宣传渠道,让公众了解节水的重要性,扩大节水宣传覆盖面。
在做好节水宣传的同时,城市节水管理部门按照《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标准和考核办法》的要求,在用水户中筛选节水工作基础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开展创建活动。
具体工作方法: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跟踪服务、表彰奖励等措施,确保创建单位认识到位,部门指导到位,设施配套到位,日常检查到位,推动创建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总之,城市节水模式化管理是环环相扣的一种流程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始终把国家节水法规政策和标准放在首要位置,把每项工作做透做扎实,及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管理夹生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创新作为,节水管理工作就能平稳发展。